深圳创新建立高校院所联盟,启动跨校课程互选计划——一所大学通享多校资源
“选择南方科技大学的‘智能生物医学工程导论’课程,一方面是为了获得课程学分,另一方面是我对生物医学感兴趣。”旷淑宁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2021级经济学本科生。在课余时间,她会到隔壁的南科大上课,拿出南科大发放的临时校园卡,就可以轻松刷卡进校。
  “考上一所大学,通享联盟资源”,这得益于深圳西丽湖国际科教城X9高校院所联盟(以下简称“X9联盟”)启动的跨校课程互选计划。自2022年11月成立以来,X9联盟成员在优质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科研协同攻关等领域,持续发力。
  开好跨校互选互认课程
  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如同一条“项链”,连接着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鹏城实验室等多个“科教明珠”。如何发挥高校、科研院所集聚优势,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深圳创新建立X9联盟,初期成员有深圳大学等8所高校及科研机构鹏城实验室,并适时接受全市其他高校申请。“联盟成员在共建共享优质课程资源、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共享科研仪器设备、协同攻关重大科研项目等十大领域展开深入合作。”深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南科大的“智能生物医学工程导论”课上,深圳大学教授高毅给旷淑宁等学生上了一堂有关早期乳腺癌筛查的课程。“这门课程不仅有南科大的教师来授课,其他高校的教师也会参与进来。”旷淑宁说。
  如何开好互选课?深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联盟成员将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水平高的精品课程推选为联盟学生跨校互选课程,部分课程校际学分互认。X9联盟在2022年秋季学期,就开设78门共享互选课程,放出1455个选课名额。2023年,联盟全部成员都参与到此项改革,共推出212门次优质课程。
  深圳市教育局还组织联盟成员共建“X9·青年课”系列通识讲座课程。各校轮流选派院士、资深教授、知名学者授课,并共认学分,线下线上参与听讲学生超5万人次。首堂“X9·青年课”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开讲。
  实现校际联合人才培养
  鹏城实验室与北京大学联合培养的2022级博士生范松林,正开展一项关于三维视觉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研究。范松林的研究方向需要大量计算资源来验证,“但有些时候,单靠一所学校的计算资源,不足以支撑方案的验证”。
  “鹏城实验室丰富的计算资源,使我的许多有效方案得以验证。”范松林说,这种联合培养模式助力他取得了显着的研究进展。
  “联盟成员可依托各自的办学特色,对相近专业或跨学科专业的学生进行联合培养。”在深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看来,这不仅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共享效率,还有助于学生提升创新思维、跨学科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升学、就业竞争力。目前,联盟内有814名硕博研究生实现校际联合培养。
  为提升学生跨校联合培养的质量,X9联盟成员不仅共聘海内外高端科研人才,还建立教师互聘制度,引导教师跨校授课、跨校指导学生等。目前,共有159名教师参与互聘跨校授课。
  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共享
  大型科研仪器设备价格不菲,使用效率该如何进一步提升?
  X9联盟成立后,成员合作建立大型科研仪器设备信息库,共同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努力实现“物尽其用”。
  “我有过缺少设备做研发的经历,见不得设备躺在那里浪费。”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教授李宝华在材料和电池等领域,开展科研仪器共享的服务工作,“X9联盟的仪器共享,既能为高校科研机构人才培养服务,又能为社会的科技创新创业服务”。
  去年,仅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就有1000多名师生使用了李宝华提供的共享仪器设备,另有来自400多家社会企业的7000多人享受了共享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相关服务。
  X9联盟成立以来,成员开展了83项重大科研项目协同攻关,5508台重大科研仪器设备实现共享共用,越来越多的创新主体从中受益。
  “‘X’是西丽湖拼音首字母,更象征着联结、交叉、合作、延展。”深圳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郑秀玉说,深圳将着力推动X9联盟“强强联合、美美与共”,以院所之间的深度合作共建,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为深圳高层次人才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作者:通讯员 黎鉴远 本报记者 刘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