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新学期开学伊始,思维习惯与学习习惯的培养成为每个家长尤为关心的问题。知识大爆炸时代,美国心理学家却认为,我们其实从未教过孩子真正思考。一定要帮助了解自己的知识界限,深入解释观点而非盲从,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习惯,优化学习方法,利用知识共同体做出更好的决策…还有哪些培养独立思考的真正方法?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文丨Luna 编丨Leon

独立思考,这个能力大家都已经不陌生了。在《哈佛深红报》的学生采访中,独立思考被认为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但是在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中,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依旧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

有的课堂充满了“标准答案”,孩子甚至都不会意识到自己缺乏主见,人云亦云;有的课堂倒是让孩子们各抒己见,但是也没有进一步的指导,孩子们不知道如何去思考和看待他人的观点。

很多时候,独立思考能力也被认为是批判性思维。而在美国布朗大学认知、语言与心理学教授史蒂文·斯罗曼、科罗拉多大学利兹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和认知科学家菲利普·费恩巴赫合著的《知识的错觉》一书中,两位教授不仅仅讨论了可以如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更是解析了为什么我们会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当下的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小到一个水杯,大到一架飞机,都会涉及诸多设计和制作工序,知识的数量也爆炸性的增长,想要真正一个人学完这些内容,一个人去思考,完全是不可能的。

还好,我们获取知识的手段也变得越来越便捷,网络百科、网上问答,或者是询问老师、朋友、专业人士,都可以容易地了解我们想知道的东西,得出结论,或者是做决定、做计划。但也正是这种便捷,让很多人逐渐意识不到自己在某些领域的无知,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做出糟糕的决定。

没有思辨的思考,不是独立思考,同样的,没有充分了解基础上的思考,也很难说是思辨的。史蒂文·斯罗曼和菲利普·费恩巴赫正是在这个前提下,去探讨如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先从认识自己的无知开始

20世纪80年代,通货膨胀让巴西许多贫困的城区儿童失学,不得不走上街头,叫卖维生。没有机会上学,这些孩子自然对巴西文学、世界地理之类的知识非常陌生,但很容易理解的是他们在进货、定价、保利和找零方面表现出色。那么,他们的算术能力是不是会比上学的孩子更好呢?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教育研究员们找了一群10-12岁的街头小贩和就学儿童一起做测试。不出所料,在大数值读数上,两组孩子表现都不怎么好,也就是说他们不理解各个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意思。不过,在加减法方面,街头小贩组的孩子表现远超于就学儿童组。

事实证明,至少对这些巴西的孩子来说,生活经验比学校教育还要有效。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有时候孩子们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明明自己都把书背得滚瓜烂熟了,为什么还是回答不上来问题。

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理解的错觉”,对书本内容的熟悉感被错当成了理解。甚至还有个更简单明了的例子:

美国学生必背的《效忠宣誓》在很多倒背如流的学生笔下,有了各种各样奇怪的表达:

“上帝之下,未可分裂之国度”(One nation, under God, indivisible)变成了“上帝之下,未可见国度” (One nation, under God, invisible);

“所代表之共和国”(the republic, for which it stands),变成了“代表女巫的共和国” (the republic, for witches stand)。

这种“理解的错觉”其实也是“知识的错觉”的一种。知识的错觉,简单来说,就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触手可及的世界,很多人渐渐分不清什么是自己知道的,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因而高估了自己的知识储备。

对于司空见惯的日常物品,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很了解。于是,利物浦大学心理学家丽贝卡·劳森就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向一组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展示了一张自行车的示意图,不过车架有部分组件缺失、没有链条和踏板。学生们要做的就是补上这些缺失的部分。

结果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无法完全正确地补全图片,有的前后轮都缠着链条,有的链条没有链接踏板,有的把踏板画到了车架上。就算后来劳森改成了四选一的选择题,这些学生也没有表现得更好。不过,这也不怪学生,就算是专业的骑手其实也拿不了满分。

其实可以问的问题还有很多,拉链、电饭锅、冰箱、抽水马桶等等这些日常用品,我们很熟悉,但我们真的了解它们是怎么工作的吗?这些测试不是为了嘲讽普通人的知识不如专业人士,而是为了提醒我们,我们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无知,因而我们必须警惕自己的无知。

对孩子们来说,也还有其他的例子可以检验:比如大家都了解《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主角爱丽丝,但是有多少人是通过电影、卡通片的形式了解的,有多少人真正读过刘易斯·卡罗尔的小说。

知道、熟悉、了解、理解,每个词之间的差距可能超过我们的想象。无论是否成年,无论是否还是学生,对自己不知道什么保持清醒,是培养独立思考的开始。

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步,

是深入解释自己的观点

那么,了解自己的知识界限,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这恰恰是培养思考习惯的开始,也就是批判性思维。

《知识的错觉》的两位作者,斯罗曼和费恩巴赫曾做了这样一个测试,请受试者们看几条2012年美国几条引起热议的政策,包括“社会保障的退休年龄是否应上调”“教师行业是否应实行绩效制薪酬”等。

实验具体分为三步:

(1)受试者们先自我评估,用1-7评估自己对政策的了解程度,以及赞成或反对的强烈程度;

(2)他们需要解释每一条政策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越能讲清其中的因果关系越好;

(3)再次评估自己对政策的了解程度,以及赞成或反对的强烈程度。

不出所料的是,受试者们基本上很难说清楚这些政策会带来的具体影响;但有趣的是,当他们自己尝试去解释以后,对自己的认知有了新的判断。第二次的自评分数显示,受试者们普遍认为自己没有那么了解政策,而且,他们赞成或反对的程度也有所收敛,换句话说,极端态度变少了。

仅仅是一次解释,就能达到这样明显的效果,那么,对孩子们来说,那也就大有机会去培养这样的思维习惯。

庆应义塾大学讲师狩野未希在大学教授英文和思考力20多年,在《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中,也提到了要养成用批判性思维去思考问题的习惯,一方面要做到深入理解,另一方面要做到多角度考虑。

1. 怎样深入理解

深入理解,其实就是不要不懂装懂。就像前面说的,知识的错觉总让我们以为自己读什么都了解,都能说上几句,但实际上,我们可能只是在拾人牙慧,甚至就是完全的门外汉。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思维训练课》中,哈佛大学“零点方案”资深研究员罗恩·理查德博士提到了“分色法”,参考信号灯的红黄绿三色,让孩子们在阅读小说时检查自己的理解情况。“完全理解了”的句子画绿色,“有点不太明白”或者“最好查证或思考一下”的内容画黄色,“完全看不懂”的地方就画红色。

“分色法”的目的不是去比较孩子是不是都画了绿色,或者谁红色画得多就更好,而是让孩子们在阅读的时候能够静下心来,深入地去思考自己阅读的内容,检查自己地理解程度,而不是蜻蜓点水地读完,囫囵吞枣地想一想就结束了。这也是“彻底思考并拥有明确意见”的重要训练。

除了自己思考,要做到深入理解,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区分“事实”和“意见”。这也是会让人掉入的思考“陷阱”,因为一旦把“意见”当作“事实”,那么即便深入理解了,也可能会得出被误导的结论。

“事实”是以某种形式显示证据的事物,比如“地球是圆的”的证明就是地球的照片;

“意见“则是每个人思考后得到的不同想法,比如“地球比任何行星都要美”。

狩野未希假设了一个“开发英语CD”的办公室场景:

英语教育界名人A说“日本人只要提升听力能力,就能提升英语的综合能力。” 于是,公司的员工提出开发英语CD的产品。但专家说的是“事实”吗?

专家A提到的依据是这样的一个实验——1万名受试者在英语听力水平提高前后,分别接受托业考试,发现听力水平提升后,分数平均提高了30%。

稍微一对比就会发现,“听力能力提高的人,托业考试的分数也会上升”是事实,而“只要提升听力能力,就能提升英语的综合能力“其实是名人A的个人意见。

所以,重要的不是“谁”说的意见,而是意见说了“什么”。不管是专家,还是普通人,只要有坚实根据的意见,就是合理的。至于如何是否要采纳这些意见,就是下一步多角度思考要做的了。

2. 怎样多角度思考

多角度思考,顾名思义,就是跳出自己的思维逻辑,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同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种立场,老板的立场、消费者的立场、老师的立场、家长的立场……每个人的感受、考虑和理由不同,自然对同一个问题也会有不同的解读和看法。

培养多角度思考的方法有很多,狩野未希提到了一种“一人辩证法”。实际操作方法也很简单:

(1)有“A”这种想法;

(2)拿出反对它的“非A”想法,与“A”对抗;

(3)产生“B”的新创意。

“非A”的任务就是反对A的一切观点,不过不论是“A”还是“非A”,都要有切实的理由来支持。

比如A认为,推出英文CD是一种新鲜的产品策略;非A则认为,其他公司已经出过英文CD产品,我们的产品和他们很难区分,所以不应该推出。

比如A可以是认为,学校社团应该取消入团测试,因为大家都能加入想进的社团;但是非A没有入团测试可能让一个有棒球天赋的同学进入了网球俱乐部,一直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运动。

这些理由可以一条条列下来,最后再重新审视这些或赞同或反对的观点,最重要的是那些能够引导我们看到事实支撑的理由。再次依据事实来判断观点的理由是否足够有力。

在批判性思维这一块,其实重要的是养成这样的思维习惯。凡事多问一句:“真的是这样?”

知识爆炸时代,

合作学习或许能够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就像前面说过的,知识爆炸的时代让我们生活在了知识的错觉中而不自知,独立思考也变得困难。但是,成为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该做的不是怎么脱离这个环境,而是如何利用好这个环境。

而这,也涉及到改变当下的学习方法。

知识的错觉,根源在于我们没有分清自己已知的和未知的领域,也是因为我们把唾手可得的别人的知识当成了自己的知识。但这其实并不是坏事,在斯罗曼和费恩巴赫的设想中,这样联系紧密的知识共同体反而将助力个人的学习。

就像教育家杜威说的,教育的对象不是一个个独来独往的“人”,我们教的是一群依靠这个世界来学习,通过互动来解决问题,保留信息的人。

教育研究员安·布朗曾进行过一个团队合作学习的实验。在实验中,一个班的小学生需要研究“动物的生活”这个话题,这个问题很大,孩子们谁也没必要自己全部研究完,而是被分成了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聚焦于话题下的一个问题。

有的组研究动物的防御机制,有的组研究捕食与被捕食关系或保护免受外界侵害的机制或生殖策略。每个小组都能自由地使用各种方式来学习自己的课题,包括请教老师、采访专家啊、查阅网络和图书资料等。每个小组都要尽力深入学习自己研究的内容。

而实验的重点在下一步——被称为“拼图法”的学习方式——孩子们被重新分组,这样一来,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来自不同的研究课题组,相当于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小小的“专家团”。

而第二步的任务则是设计一种未来的动物,被重新分组的孩子们在自己的小组里充分贡献自己熟悉的动物知识,最终完成了小组的任务。

安·布朗发现,参与拼图法的学生比之阅读相关资料而未涉及研究的学生对所学内容了解和掌握得更多,参与研究小组也让每个孩子得以分享见解并传递给其他人,以此来激发新想法。集体思考创造了一个更丰富得智力环境,让每个人得思维都可以沉浸其中。

斯罗曼和费恩巴赫也都认为,如果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被应用到小学,甚至中学的课堂上,那将对孩子未来的思考习惯有很大的益处。

往小了说,这样的合作学习,让他们在分享和交流中养成了用批判性思维思考的习惯。

在合作学习上,他们能够自问,我思考得足够深入了吗?我能对自己说出的见解负责吗?也能够追问其他人的发言,你这么说的理由是什么?其中的逻辑真的是这样的吗?

甚至在日常消费中,会因为“泡沫创可贴比普通创可贴更容易促进伤口愈合”就会多花钱买下,还是会看到“泡沫隔绝了伤口与填充物,所以比普通创可贴更容易促进伤口愈合”再考虑是不是要买。毕竟,一个科学理性消费者也离不开批判性思维。

往大了说,每个人在知识共同体中的贡献又都促进整个共同体的创意、思维、智力发展,最终反过来惠及每个人。

比如在小团体中,学习合作不仅有助于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课题方面更是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思考可能很久才能想到一个精彩的点子,但团队的头脑风暴则可以大大活跃每个人的大脑。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的领域,比如有的人熟悉写作,有的人对数字敏感,或者还是有的人了解销售,有的人深谙运营,在交流中,大家还可以评估团队的方案在自己的熟悉的领域是否合适。

更大的团体可以看看哥伦比亚大学的一门名叫“无知”的课程。这门课专门邀请科学家来和学生分享自己的未知,讨论他们“想要知道的东西”、“认为至关重要必须要知道的东西”、“如何才能获得所需的知识”、“一旦获知了会怎样,不知道又会怎样”之类的话题。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不知道什么,以及可以去学习和了解的内容。

对大学生们来说,这门课重要的地方不在于教材讲了什么,甚至也不在于他们自己知道什么,而在于激发他们去思考整个科学界的未知,给了他们未来学习和研究的方向。毕竟,科学的新发现既是独创的,也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

其实,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思考习惯也好,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好,都已经成为了许多教育者的共识。斯罗曼和费恩巴赫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但外滩君认为,他们的研究还有两个值得关注的地方:

其一,就是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都需要变得更加“谦逊”,要提醒自己知道的很少,不知道的很多。保留对未知的清醒头脑,才不至于生活或学习在一本糊涂账中。

其二,则是学会更好的利用这个时代。独立思考不一定是完全一个人的想法,我们有时需要,甚至必须要依靠别人的知识、经验。学会检视、甄别信息,不仅惠及自己,也惠及他人。

所以,独立思考看似是个教育上的话题,其实不知不觉中,我们也在影响着孩子未来的人生,乃至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