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里有个怪现象,今天可以聊一聊:

 

有些老师,教学水平很高,但是教学成绩却总是垫底。

 

这在其他行业里,好像很难理解,但在教育里,我认为却很好理解。


 

高水平的老师,之所以可以教学成绩差,是因为评价他是否高水平的标准不是教学成绩,而是比赛,论文,课题,公开课,等等。这些东西,虽说对教学来讲也不一定就没有助力,但很显然,浪费掉的教学时间会更多。

 

比如,有些公开课,看着无非就是短短的45分钟,但一个老师从写教案到试上到磨课,到最后呈现出来,我看到过最夸张的,前后耗时两个月,反复排练十多遍。

 

参与这样公开课的老师,真不可谓不辛苦,但浪费掉的精力和学生们的时间,也不可谓不多啊。


 

你说,这样的老师,他不优秀吗?起码在精神上他已经非常优秀了。

但这样的老师对学生而言,能帮助学生出成绩吗?

真的很难。

因为出成绩有4个要素,上课、作业、课后辅导、学生心理建设。

这些公开课上教学水平很高的老师,他们往往只做到了第1点——上好课。后面3点,不是说这些老师不会做、不愿做吧,但一个人的精力也属实是有限的。你想,他已经把这么多的精力都用在了磨课、排练上,又有什么精力去继续干后面3件事情呢?

当然,我也见过公开课优秀,后面3点也做得很好的老师。但毕竟是少数。而且这些老师公开课上很风光,私下里却也肯定吃了太多的苦,实在太可怜,有些甚至可以用抛家弃子来形容他的可怜。你说,让一个老师辛苦可怜到这么一个程度,何必?何苦?

而且如此惨状,对于其他的老师而言,又有什么激励性、带动性?

有的只是让其他老师望而生畏而已吧。


 

现在有个词,叫“教育内卷”。把这个词用在一些“高水平”的教师身上,同样贴切。

现在“高水平”老师之间的竞争——比赛是越来越多,教具是越来越精美,语言是越来越严谨,“剧本”是越来越完善。

但这些“越”字越多,对于学生的成绩来讲,损失也越大;对于老师自身来讲,伤害也越大。

当高水平教师之间的“内卷”全面铺开了,教育是彻底难有一片净土了。


 

我个人的观点是:

1、每个地区都要扶持一些高水平的老师,这是需要的。但不需要多,不需要滥,不需要为了高水平的老师而去筛选高水平的老师。教育其实需要的是静气,让极少一部分老师参与“表演”,让绝大部分老师安于一线躬耕,这对于当地的教育才是好事。


 

2、名师,应该自然成名,快乐生长,切不可拔苗助长。

像有些年轻老师,只上了几次公开课,参加了几次考试,写了几篇论文,工作还没几年,对教育教学规律可能都还把握不好,但是摇身一变就成了“名师”了。这完全不应该。这样的名师,不说他们不认真,也不说他们没有吃过苦,但确实是难以服众的。有一些就是他们自己拿到了“名师”的奖状,也只是笑称,“不过是一张奖状罢了”。自己都难以承认自己,你说,又怎么能让人信服呢?所以,评名师评得那么辛苦,最终却没有带动作用,评它干什么?花这么大的力气又干什么?


 

3、评价导向要变一变。

认定一个老师是否高水平,不应该只看一节课、一篇论文,而应该看这个老师带的班的动态变化。看他接手这个班以来,这个班是好了还是差了。另外,还有就是看这个老师的任教情况,看他是属于那种踏踏实实在校上课,还是属于那种为了他的“教育事业”全国到处乱飞,鲜少停泊在自己学校这个小港湾。如果是后者,我认为要重点考察这个老师的“高水平荣誉”是如何得来的。


 

各位老师,对于“一些高水平的老师,却教不出成绩”的现象你又有什么样的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你好,我是君山,一线教师,爱谈一点教育,如果你喜欢这方面的内容,欢迎关注我,君山期待与你进行交流。